中国这位“颜值担当”来维也纳搞大事情啦!
中国这位“颜值担当”来维也纳搞大事情啦!2025年2月16日,国际钢琴艺术家、有中国钢琴界“颜值担当”之称的钢琴演奏家吴牧野将在古典音乐的圣殿
届时,吴牧野将于“李斯特24首超级音乐会练习曲”的演出中,为观众献上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宴。这不仅是技巧与艺术的极致展现,更是对力量与信念的深情表达。他用音乐诠释“平衡逆顺皆为道,乐声深处见人间”的哲思,以指尖演绎人生的起伏,将穿越时空的力量注入每一位聆听者的心中。
国际钢琴艺术家吴牧野打破了观众对钢琴家炫技派的刻板印象,他同时满足了大众对钢琴大师的最高期待:高超的技术,深刻的音乐性,出众的个人魅力。媒体更愿意形容他为钢琴的“金手指”(最先由法国《世界报》提出),而观众更喜欢称他“钢琴诗人”。他被视为业界中最值得期待的钢琴家,他的巡回演奏会为李斯特、舒伯特、肖邦、贝多芬等古典大师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福布斯中国评选吴牧野为“2024年度最具商业价值古典艺术家”。
享誉国际的钢琴艺术家吴牧野自幼便被视为赋有音乐才华,4 岁开始练习钢琴和小提琴, 曾考入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师从 Jacques Rouvier,获得博士学位。生涯迄今,他凭借卓越的演奏表现、个人影响力和积极的社会贡献获得众多荣誉与奖项,更成为首位荣获法国文化部“完美钢琴”演奏艺术家荣誉勋章的中国钢琴家。
吴牧野的演奏,是技能与情绪的平衡,是克制与自由、理性与感情、洞察与浪漫的平衡,这也是古典音乐给他的最大诗意。他超凡脱俗的技术和音乐表现力赢得欧洲音乐界赞誉。“吴牧野兼具中国文化背景与古典音乐根基, 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与推广,传递人类音乐文化之美, 也传递他对音乐与人生、艺术与时代、传承与创新等课题的思考。”(出自2020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2025年巡演,吴牧野将挑战李斯特最具难度的24首练习曲全集。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比拼,更是一场艺术与速度、力量与细腻完美融合的高峰对决。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Douze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S.139),完成于1851年,是钢琴史上令人敬畏的高难度曲目,被誉为钢琴艺术的象牙塔尖。这套作品以技巧的艰深著称,连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时代,仍少有人敢于完整演绎。这12首练习曲以五度下行的次序排列,各具调性特点,展现出李斯特音乐的“煽情、优美与空旷”。如同匈牙利狂想曲般,这组练习曲被视为李斯特“最好听”的音乐,也是最炫技的钢琴作品。不同于肖邦练习曲的细腻与灵动,李斯特的练习曲充满了无尽的与张力,同时又保留了旋律的优美。
在这场演奏中,吴牧野将以无与伦比的控制力和澎湃的情感,将这套象征钢琴技术巅峰的作品重新赋予生命。他以细腻与力量并存的演奏,展现李斯特作品的炫技之美,让观众亲历钢琴艺术的极致震撼。
《三首音乐会练习曲》(Trois études de concert, S.144)创作于1848至1850年间,正值李斯特担任魏玛宫廷乐长的时期。尽管名为“练习曲”,李斯特却将其赋予了丰富的诗意与画面感,甚至冠以“诗情随想曲”的标题。这三首作品在技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完美平衡,既保留了炫技元素,又流露出深沉的情感与浪漫气质,仿佛在每一个音符中讲述魏玛宫廷的辉煌与梦幻,是李斯特浪漫主义风格的经典之作。
吴牧野将以他标志性的诗意演奏风格,将这三首作品中的每一段旋律打磨得如画般鲜活。他触键间的细腻情感与深沉共鸣,将让观众沉浸在音符织就的浪漫世界,感受到技巧与情感完美交融的音乐体验。
这首曲子是李斯特创作于1837年半岛官方网站,短小却充满爆发力,是李斯特对钢琴艺术表达极致情绪的一个代表。乐曲开篇便以强烈的和快速的音型展现愤怒的情绪波涛,同时伴随着技巧难度极高的八度弹奏和连续跳跃,成为演奏者的挑战之作。
尽管以“愤怒”为名,这首练习曲的情感却并非单一的激烈,旋律中蕴含着隐约的抒情之美和反思的力量。在吴牧野的演绎中,钢琴仿佛在诉说狂风怒号中的挣扎与解脱。他精准的触键和情感拿捏,将乐曲的张力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呈现一个情绪跌宕、技艺超凡的音乐世界。
李斯特的《两首演奏会练习曲》(Zwei Konzertetüden, S.145),创作于1862至1863年,包括《森林的呼啸》(Waldesrauschen)和《侏儒之舞》(Gnomenreigen)。这两首作品以自然的灵感为主题,将钢琴技术与音乐表达融合到极致,成为他晚期钢琴作品中的精品。
《森林的呼啸》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意之作,描绘了微风拂过树林的宁静与神秘;而《侏儒之舞》则充满跳跃感与幽默,以活泼快速的节奏描绘了小精灵的嬉戏场景。吴牧野在演奏这两首作品时,以细腻的触键表现了《森林的呼啸》的轻柔与流动感,又用精准的节奏感展现了《侏儒之舞》的灵动与俏皮。通过他的演绎,观众将被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奇妙世界,在自然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141)完成于1838至1840年,以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为灵感改编而成。这套练习曲融合了帕格尼尼小提琴技法的魔力与李斯特钢琴语言的辉煌,被形容为“魔鬼琴弦”与“炫技巅峰”的完美结合。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技艺被认为“只有魔鬼才能做到”,他深刻影响了肖邦与李斯特在钢琴艺术上的突破。而李斯特的改编不仅保留了帕格尼尼原作的精髓,还将小提琴的灵动与钢琴的丰富表现力融为一体,为听众带来跨越两种乐器的非凡艺术体验。
在吴牧野的演绎下,这套曲目仿佛重现了帕格尼尼的魔幻与李斯特的热烈。他将用极具张力的触键和充满的情感表现,带领观众穿越时间与空间,感受这套“魔鬼练习曲”中狂热与浪漫并存的艺术火花。这场演奏无疑将成为今夜最令人屏息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