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半岛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小音圈-全球5千万琴童80%在中国只为孩子多个技能生活不枯燥

2024-07-08 02:11:23

  小音圈-全球5千万琴童80%在中国只为孩子多个技能生活不枯燥长期以来,钢琴不仅是一种乐器,还是西方家庭昂贵的“家具”,被认为是家庭成功和地位的象征。然而,从一些数据和资料来看“在欧美和日韩,钢琴文化已经渐渐不再流行。”

  国内不少优秀钢琴家的成功案例,或许激励了钢琴学习者。但这些钢琴家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把钢琴技艺学精,需要长期艰苦的投入。就算不把钢琴作为饭碗,真正热爱钢琴,也能几十年如一日把弹琴作为爱好的。

  90后年少时学琴的孩子,有10%左右在完成父母愿望过了十级后,再也没碰过琴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如今还在弹琴的5%参加艺考读了艺术类专业,毕业后兼职或全职教孩子钢琴。

  钢琴文化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最初只在租界、使馆、舞厅等“洋人”场所可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上流社会”也将其视为追求时尚、附庸风雅的工具。新中国成立后,钢琴进入各大音乐学院和中小学,普及率才显着的提高。

  钢琴普及已成为事实,每座大中城市中小学班级中都有多则七八名个,少则二三名业余学习钢琴的学生。另一方面,钢琴在广大国人心目中的标签并没有改变,依然是“高贵典雅”文化的代名词,受到热烈追捧。

  钢琴在欧美的全盛期,是始于中产阶级的崛起,社会阶层隔阂被打破,钢琴所代表的“上流文化”不再为贵族士绅所独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钢琴在英国最受欢迎,家家户户都以拥有一架钢琴为荣。据说当时路上的钢琴比汽车还多,女孩子会弹钢琴,就像中国的大家闺秀精通琴棋书画一样,成为男士结婚择偶的必备条件。

  如今,在英国,钢琴就像中国京剧。西方的年轻人对钢琴几乎没有兴趣更不愿意花时间,每年只能卖出4000架钢琴,古典钢琴往往会被吉他和键盘等现代乐器所取代。

  钢琴进入美国普通家庭后,经历了两次较大衰落。第一次衰落伴随广播电视的发明,钢琴作为家庭娱乐的存在感被抢了不少。第二次衰落伴随家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的娱乐方式更加丰富,欣赏音乐的渠道多样化。

  人们的生活水平变高后,会弹钢琴已不再是稀奇的事,“学习钢琴=接触上流文化”的思维定势也不再强烈

  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如果不是真的热爱,“砸锅卖铁”送孩子学琴并不值得。欧美和日韩的“钢琴热”在慢慢褪去,钢琴作为上流阶层的象征意义也再明显。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